第160章 私人AI助手:灵曦(3 / 3)

物体,而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还要长,人的肉眼看不到红外线,但是专用设备仪器可以。

由于宇宙的膨胀,最早期的星系发出的可见光谱早已经被拉长到了红外光谱,也就是红移现象,这也是黄宗晟等人要让“陆安望远镜”专注于红外光的观测的原因。

视讯中的黄宗晟说道:“专注于红外观测的望远镜在设计上有个巨大的挑战,必须要保持极低的温度,红外波长越长就需要越低的温度。”

任何有热辐射的物体都会有红外线,包括望远镜本身工作的时候也会辐射出一些热量,这就会导致从星系过来的光波受到干扰。

要搞红外观测的望远镜,需要极为复杂的工艺技术,

要融合材料科学、精密制造、低温工程、在轨部署等多个领域的突破。

陆安询问道:“望远镜的设计参数目标确定了没有?”

黄宗晟回道:“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初步方案,你等等,我把文件发给你。”

等待片刻,陆安收到文件,当即点开看了看。

主镜口径:8.8米。

分辨率:0.065角秒2微米。

工作波段:0.5~35微米。

制冷温度:6K267.15℃。

遮阳罩尺寸:28.6米×19.1米

……

陆安迅速阅览了数十个参数指标,旋即看向视讯画面里的黄宗晟:“老师,这个参数目标,技术要求不低啊,你们能搞定吗?我没太多时间去研究这个望远镜的技术问题啊。”

要实现这个方案的设计目标,没有陆安自带队,技术层面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
但陆安最大的问题是忙不过来,他再厉害也是跟所有人一样每天只有24小时,而且他也不想把自己累得跟给牛马似的。

……
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