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章 断发葬凰启新章(1 / 2)

落花冢 颍川慧 2110 字 5天前

“薛景宗乃夏国最后嫡系血脉,已葬身深海。” 沈诗雅的声音依旧平静,却带着斩断一切的锋利,直接截断了对方的质疑,“宗室旁支,或死于内乱,或流亡不知所踪,已无承继大统之望。至于子民…”

她微微抬首,目光扫过满殿惊疑的面孔,那眼神仿佛穿透了宫墙,看到了那片饱经战乱、渴望安宁的土地:

“夏国百姓,自当面的暴乱和瘟疫后,苦薛氏暴政久矣!苛捐杂税,穷兵黩武,民不聊生!今薛氏覆灭,于他们而言,非亡国之痛,实乃解脱之机!”

“我大庆新法,农有良田,工有活路,商有通途,幼有所学!此乃生民所向!”

“以庆国之法,治夏国之地,予夏国之民以新生!此非掠夺,乃再造!”

“若分而治之,设傀儡,留旧制,则遗毒难清,仇恨易生,终成肘腋之患!唯有彻底归化,使其血脉相连,文化相融,方能长治久安,成就真正一统之盛世!”

她的声音不高,却字字千钧,砸在每个人的心上!每一个理由,都剥离了虚妄的情感,直指最冷酷也最现实的核心——利益与稳定!

李宸眼中的惊愕渐渐褪去,化为一种深沉的、带着审视与震撼的复杂光芒。

他看着殿下那个女子,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。在庆国的这几年,她跟着苏落,确实越来越有苏落的风范了。

这份在血火与沉沦中淬炼出的、超越家国私怨、直抵天下大势的格局与魄力…令他这位帝王都感到心悸!

苏落眼中的忧色渐渐被一种明悟与难以言喻的痛惜取代。

她明白了。沈诗雅不是在献祭故国,她是在用一种最彻底、最惨烈的方式,为那片土地上挣扎的、与她血脉相连的“子民”,斩断腐朽的过去,搏一个可能的未来!

这提议本身,就是她为自己、为薛景凰、为那个沉入深海的夏国,举行的最盛大的葬礼!

“皇上!” 左相猛地出列,苍老的声音因激动而带着哽咽,他对着李宸,更对着沈诗雅,深深一揖,“老臣…附议沈国士之请!归顺一体,实乃上善之策!老臣…为皇上贺!为…为沈国士之…胸襟…贺!” 最后几个字,他说得极其艰难,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敬意。

左相的附议,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,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!数名重臣在震撼与权衡后,亦纷纷出列:

“臣附议!”

“沈国士高瞻远瞩,臣附议!”

“纳夏归庆,消弭后患,确为良策!”

李宸的目光缓缓扫过附议的群臣,最终落在沈诗雅身上。

她的脸色在殿内烛火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,但那双眼眸,却亮得惊人,如同燃烧殆尽的灰烬中最后的星火。

“准。” 李宸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带着帝王的决断,响彻大殿,“即颁诏天下:夏国归顺,其地设为‘安夏道’,其民皆为大庆赤子!着吏部、户部、工部,会同苏圣女、沈国士,速拟归化条陈!务求平稳,恩威并施!”

圣旨落定,碾过旧日山河。

散朝。

夕阳如血,残阳如金,将那肃穆而庄重的宫道染成了一片悲壮的暖色。在这片余晖的映照下,沈诗雅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和决绝。

她独自一人,脚步平稳而坚定地走出那巍峨的太极殿。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无尽的重量,却又没有丝毫的犹豫。

沈思齐匆匆追了上来,与她并肩而行。然而,他却始终不敢正视她的眼睛,只是低着头,低声说道:“雅儿……你……何苦如此……”

沈诗雅的步伐并未因他的话语而有丝毫停顿,她的目光如同那遥远的天空一般,辽阔而深邃,似乎早已超越了这宫廷的束缚。

远处,商务学堂的钟声悠悠传来,那清脆的声音穿过重重宫墙,带着新生的希望,回荡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