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来之前,赵军曾经想过,自己是作为一个新人来参加参王大会的,而其他参会者都是老相识。
所以,赵军一开始就有了有心理准备。即便自己跟这些人不熟,在人家说话的时候,自己插不进去话,也会耐心地坐在这里听。然后慢慢认识新朋友,扩展自己的参行生意圈子。
可让赵军没想到的是,自己融入这个圈子的过程,要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。
而且这些人在打过招呼后,话题就一直围绕着他。
更让赵军惊讶的是,他们聊的内容与放山行毫无关系,全是打围的事。
虽然戴春华他们是参帮,但都住在林区,即便没吃过猪肉,也见过猪跑。哪怕他们自己没打过猎,也听别人讲过打猎的事。所以这些人聊打猎,也跟赵军聊了个有来有回。
重生后的赵军,在没人挑衅、冒犯他的时候,是个低调、内敛、谦虚的人。
谈话中,赵军大多都是听别人说。当轮到自己发表意见的时候,赵军也不谈自己往年的战绩,只委婉地讲些狩猎野生动物的经验和技巧。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吴保国的手下人送来开饭的消息,众人才呼呼啦啦往一楼去。
此时,一楼六张桌上已经摆满了酒菜。
吴保国摆下的招待宴很丰盛,有本地的山野菜、小河鱼,也有炖鸡、炖肉、炖排骨、烀肘子。
酒是抚松本地的抚松白,据说抚松当地有个百年老酒厂,那酒厂里有两口储酒的池子。
池子历经百年,即使里面不盛酒,也有酒香逸散。只不过二十年前因乱被毁了一口,还剩下这一口池子,成就了抚松特有的抚松白。
在抚松有句话,叫不认茅台,只认抚松白。
邵天鹏、邵志强拉着赵军到主桌,他们爷俩与赵军、吴保国、庞振东、于万山、戴春华、李镇江这几位把头坐一张桌。
另外五桌酒菜是给各帮参丁准备的,王强六人和邵家帮五人坐在一起。
众人落座后,作为地主的吴保国说了几句场面话,然后招呼大家开吃开喝。
参帮收入虽然可观,但像赵家帮那样整天胡吃海塞的根本没有。
看到一桌子好菜,参丁们也不客气,甩开腮帮子就吃。
相比之下,赵家帮六人就含蓄多了。
而此时把头那桌,吴保国打开一瓶抚松白,要给众把头倒酒。
到赵军时,赵军婉拒道:“吴把头,我不会喝酒,你们喝吧。”
“你不会喝酒?”吴保国一怔,同桌的于万山、戴春华和李镇江也都惊讶地看着赵军。
东北人不少女人都能喝两杯,这年头东北男人不喝酒的少,跑山人有不会喝酒的那就更少了。
“老吴啊。”这时邵天鹏替赵军说话,道:“赵把头真不喝酒,从来都不喝。”
说到此处,邵天鹏笑了笑,随即又道:“他结婚前儿都没喝过酒,给我们敬酒,那杯里都是白开水。”
邵天鹏这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,但接下来众人也不劝赵军喝酒了,吴保国更是让人给赵军拿来了汽水。
赵军就这样吃着菜、喝着汽水,跟同桌的各位把头唠着跑山打猎的嗑。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参丁们也打开了话匣子。令人惊讶的是,和邵家帮坐在一起的王强、张援民六人,被隔壁几桌的吴、于、戴、李四帮参丁问起了打围的事。
应该是刚才下楼的时候,各参帮把头跟手下参丁交代过,所以这些人似乎对打围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。
看到这一幕的赵军感觉到了不对,哪个林区还没有打围的?几家帮众对打围那么大的好奇心?
赵家帮这几人也不是傻子,他们也都察觉到了不对劲。但有表现的机会,张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