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少帅有令,念前线作战辛苦,前线士兵每人十大洋励战金。”
一众将领听到有钱拿果然开心,可是还没等他们谢字说出口。林登万就变了脸色。
“现在前线刚刚打出败仗,而后方部队和前线相距百余里。不想与俄军作战,不想着给兄弟部队报仇,而是一心想着撤退,你们对得起战死的韩光地将军吗?对得起15旅17的弟兄们吗?”
这番发言像是打一个巴掌,给一个甜枣。
其实巴掌是打在将领脸上,甜枣给到了基层士兵。
.
该说的话说完后,就该准备战斗了。
现在战局不明,冒进就如同脸探草丛。可是一直在海拉尔等着,绝对是死路一条。
至少要在俄军打到海拉尔之前,部署部队拖延一番。
“人员编制表给我看一下,还有武器配置。”
会议室有人把表格拿了出来,林登万仔细查看。
抗俄第一军一共六万人。
两个八千人的步兵师,除了步枪机枪齐备以外,还带有两个八炮炮兵排。一师不过刚好十六门火炮,这种武器装备在关内还能称雄。在俄国人面前自然不够看的。
炮兵装备清一色的辽造77毫米口径野战炮。
最大射程为11600米。
剩下分为6个混成旅,满编六千人。编制是骑兵步兵混编。主要部分是步兵,编制了少量骑兵部队。
火炮编制各不相同,第一旅到第四旅部队装备的是日本制造的41式75毫米山炮,第五,六旅装备为俄国制造的1902,76.2毫米口径师属野战炮
41式山炮实用射程6300米,最大射程7100米。重量5400kg
俄国1902火炮实用射程8530米。重量890kg
此外还有三个独立炮兵营。
一个重型炮兵营装备12门三八式150毫米重炮。火炮重达2090kg,最大射程5890米。
这样的炮营东北军一共也只有两个,一个在这里,另一个炮营在松花江前线。
另两个炮兵营装备的也是12门辽造14年式火炮
这些火炮,光听名字就知道年纪多大了。
辽造十四年火炮是仿造的奥匈帝国一战火炮,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在十一年前就结束了。
日本的41式山炮命名是用的明治41年命名,也就是说这门炮定型生产是在1908年。
三八式野炮,日本明治三十八年也就是1905年定型生产。
俄造1902是1902年定型开始生产的,都不是苏联早期的武器,是沙俄时期生产的。
这些火炮大都是在日俄战争后,老帅在日俄之间左右逢源。两边都给军事援助,慢慢攒下来的。
置于辽造14年式,虽然嘴上说是东北自主生产的火炮。其实零部件都是从外国进口。不过在东北进行组装罢了。
或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早期这些炮还能发挥一些作用,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就已经落伍了。
放到列强国家,这些炮不是进博物馆,就是回炉炼钢了。
哪怕列强中现在最虚弱的苏联,也将1902改造成了1902/10。射程增加了两千米有余。
.
林登万看了编制表也不急。事在人为,劣势越大,越是能显示出指战员的指挥能力。
何况自己这边武器虽然劣势,但是人数占优。等从绥芬河把援军调过来,鹿死谁手还未可知。
“第一二旅乘火车前往满洲里方向。在赫尔洪得车站下车,下车后立即展开部队向满洲里方向推进。同时摧毁铁路枕木”
赫尔洪得车站就是抵抗俄军的第一条防线!
第一第二旅所做的就是在俄军到